首页

sm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时间:2025-05-30 02:11:35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47002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尼日利亚发生沉船事故已致27人死亡

海口2月22日电 (记者 张茜翼)“聚四方之才 共建自贸港”海南省2024年春节返乡人才对接会22日在海口举行。招聘会人气火爆,线上线下共有500多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2.6万余个岗位揽才。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

为充分发挥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青岛市在去年建成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建3个示范区,重点实施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粮油单产提升技术,同时加大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

华商情系甘肃发展 寻丝路新机遇搭国际桥梁

防灾减灾中心要求有险情的地方政府密切监测当地的天气状况、降雨量和水情,特别是长时间连续降雨和经常遭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并提醒民众和游客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和政府公告。

沉沉嘉穗泛金黄 邮储银行助力秋粮收购有序开展

东宁市水产增殖放流站站长单军介绍说,大马哈鱼是世界珍稀鱼种,它在河里生、海里长,成熟后洄游至河里。每年4月下旬是放流大马哈鱼苗的最佳时期,可有效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女儿追忆臧克家:半年黄埔影响终身 以笔为枪奋斗不息

在影片排期方面,馆内常年免费为观众播放经典国产老电影,并推出了暑期公益展映。同时,依据暑期特点,相应增加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不定期举办线上经典影片直播,以及配音教学、非遗体验、研学探秘等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并通过延时、错峰开放等措施,向公众提供更加灵活的参观选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